2025年浙江省“百姓学习之星”⑦ | 胡茜茜
茶山逐梦者 学习领航人
时间:2025-10-04 来源:浙江职成教网

胡茜茜,一名来自乡村一线的返乡青年茶农,凭借着对茶的热爱和对学习的执着,一路从普通茶农成长为国家一级茶艺技师、一级评茶技师、浙江工匠、省乡村工匠名师、浙农英才、D类人才,并获省青牛奖、省金雁奖、省茶艺大赛一等奖等荣誉。16年的茶学之路上,始终坚持“终身学习”的意志不动摇,不断汲取知识,持续提升自我,从青涩新人成长为行业佼佼者,她用努力诠释着学习改变命运,以坚持彰显知识的力量。

一、潜心学习,学有所成铸专业

一是坚持提学历。2009年,19岁的胡茜茜怀揣着对茶的热爱,踏入茶行业。面对起点低的困境,她没有丝毫退缩,反而凭借着顽强的毅力和对知识的渴望,把工作之余的时间都充分利用起来,开启学历提升之路,从高中一路拼搏至本科,并荣获16项省市级重要荣誉,成为“浙江工匠”“浙农英才”等。面对同行的疑惑,她坚定地说:“书到用时方恨少,终身学习能让我看到更大的世界。”

二是坚持提能力。从2012年起,她便踏上了茶技能学习培训之路。10余年来,参加31次国家级、省级及民间茶艺大师专题茶技能培训班,以及47次茶学相关能力提升学习,内容广泛,涵盖制茶技术、评茶技术、茶艺技能等多个方面。辛勤的付出终有回报,她成功取得一级评茶技师、一级茶艺技师、二级制茶师等资质,成为茶行业的高技能人才、D类人才。

三是坚持提科技。有了自己的农业科技公司之后,她更加注重科技知识的学习与运用,亲自带领技术团队和浙江大学团队合作,完成《省级高品质绿色科技示范基地》《多品类平阳黄汤产品开发与示范》等项目研究,技术持续改良。经过5年开发和试制,产品品质不断提升,深受社会及行家好评,荣获特别金奖3项,金奖11项,3项专利、2篇过刊论文、7项商标等。

二、匠心传承,学有所获促传播

一是致力于传播茶文化。胡茜茜深知,一个人的成长是有限的,只有带领更多人一起学习进步,才能让茶文化和茶技艺发扬光大。在全国开展各类公益讲座、培训1314场,惠及超10万人次;作为县人大代表,积极履职尽责,通过“平阳黄汤”文化进校园、社区、政府、企业等多种渠道,累计开展1216节公益茶文化课,有力推动社会参与茶文化学习。

二是致力于带徒学技能。作为市茶艺技能大师工作室、市高技能人才创新工作室领衔人,更把技能推广做为使命,培育近3000人取得初中高或二级技师证书,带出的徒弟中有22人次获得市县技术能手、茶艺大赛前三,其中徒弟张雪子获评浙江青年工匠,并参与举办茶艺大赛5场,做评委12次,为茶行业培养了大量优秀人才。为更好的推广茶艺,提升培训的规范化,积极参与茶艺教材编制,在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饮品制作》等。

三是致力于赋能平阳黄汤。她牢固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通过不断的学习,开创了平阳黄汤精深加工的先河,持续推进“平阳黄汤”紧压茶、冻干粉、茶叶食品等项目研究,首创融合茶香、花香、果香技术,推出“茶2次元”部分系列产品,如茶桂人、茶玫人、茶荔人等平阳黄汤再加工茶类品牌,为平阳黄汤品牌建设、技术推广作出了积极贡献,助力“平阳黄汤”成双地理农产品,平阳县成“中国黄茶之乡”。

三、用心领航,学有所用助共富

一是做好技术指导。胡茜茜通过自身学习取得成绩后,时刻不忘回馈农村,助力乡亲们共同富裕。她凭借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开展针对性指导学习,为乡村振兴贡献力量。作为省乡村工匠名师,深入一线担任技术总监,为5 家企业改良技术,企业产值提升 400 多万元,获批中小型科技型企业。

二是做好增收指导。她将终身学习理念带到助力茶农共富中去,组织乡亲茶农分小组加强岗位技能学习,并成立共富茶叶加工厂,联营1300亩茶园,增加87个季节性岗位,盘活闲置劳动力76人,带领更多的闲置劳动力参与采茶、挑茶、茶园修剪等工作,137位村民人均年增收超2万元。 

三是做好创业指导。作为90后农创客和市创业导师,她吸引乡村青年加入团队,耐心指导,督促他们学习平阳黄汤制作技术,52间茶馆在全国各地相继开设。同时,她积极学习新型运营模式,助力平阳坡南古街持续火爆,并与鸣山村联营发展平阳黄汤茶产业,每年为村集体增收10万多元,吸引游客5万人次,带动乡村旅游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