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提升长兴县义务段学校教学(科学)副校长的课程领导力、教学指导力,更好地服务于学校发展、教师专业成长及学生科学素养的全面提升,10月28日,全县共有48名学员参加在衢州市组织的县义务段教学(科学)副校长32学分培训班。
开班动员:聚焦质量提升
在开班动员讲话中,长兴县教育局基础教育科科长王桂安强调,教学副校长作为学校教学“第一责任人”,需以更高站位、更宽视野、更实举措推动教学质量跃升,并以三个关键词定调培训。“方向”上,要把握“大思政”导向,落实立德树人,按“一校一案”打造特色课程;“专业”上,需聚焦课堂创新,减无效作业,推动“双减”提质增效;“打开”上,要主动拥抱教育数字化,用新技术赋能教学管理,实现从“经验办学”到“数据治理”的转变。

专题讲座:共话教育创新
围绕中小学教育高质量发展主题,四场聚焦教学革新的专题讲座先后开展。讲座汇聚教育领域专家与一线实践者,从科创教育、智慧校园、作业设计、跨学科学习四大维度,用实操案例与前沿理念,为中小学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可复制、可落地”的参考方案。
柯城区鹿鸣学校书记、校长郑美宏以《中小学科创发展的鹿鸣实践:从理念到行动的全面革新》为题,分享了学校短期激发学生科学兴趣、长期培养基础能力,构建“空间+三级课程+项目驱动+评价闭环”科创教育立体网的完整实践。衢州市教育事业发展中心王荣明作了题为《人工智能背景下的智慧校园建设与应用》的分享。他指出生成式AI有内容生成、多模态等特点,赋能教育需依托数据、算法、算力三要素,还明确AI可替代部分重复劳动,但无法取代教师的“温度、互动、陪伴、引导”——教师仍是学生心理健康的守护者与成长引路人。衢州市教育局教研室副主任徐宏武围绕《核心素养导向下作业设计的思考与实践》主题展开分享,提出“无目标不设计”等核心素养导向的作业设计“六大原则”。他借鉴学者观点,强调作业“重质轻量、承认差异”需分层,通过四类作业构建协同育人桥梁,让作业成为“思维成长阶梯”而非“负担”。衢州市教育局教研室小学语文教研员施燕红聚焦小学语文跨学科教学要点,作了主题为《从语文“跨出”向语文“跨回”——小学语文跨学科学习任务群设计与实施》的分享。讲座兼具理论与实践,立足语文本质、融合多领域资源,还借案例拆解方法,助教师突破学科边界,为落实学生核心素养提供清晰路径。




学员回声:立足校情谈落地
讲座结束后,培训第一时间开展“讲座心得分享”环节。学员们围绕讲座传递的科学教育理念,结合本校实际,畅谈听完讲座后的收获与思考。郑美宏校长的“鹿鸣实践”中,宁丽萍认为科创教育重在唤醒孩子的探索欲与创造力;李玮强调智慧校园应以学生为中心,支持个性化发展;谢雨航从徐主任的分享中体会到作业设计需深入研究,意义重大;徐建敏总结跨学科学习应扎根真实情境,任务有层次,打破学科壁垒,构建生活与学科逻辑结合的内容体系。
集中研讨:聚焦科学课后服务
本次培训还开展了以“基于‘生活化、探究性、跨学科’的中小学科学课后服务的思考”为主题的集中研讨活动,研讨活动由县教育局基础教育科莫威龙老师主持。
研讨分两个环节开展,环节一:全体学员围绕主题进行一个半小时的现场比赛;环节二:以小组为单位,每个小组派代表进行汇报分享。这次研讨活动,高效推动本次培训内容实现从“知识输入”到“实践输出”的转化——它引导全体学员结合自身教学管理实际,对所学内容展开全面反思与深度复盘,最终为后续更精准地服务日常教学管理工作筑牢实践根基。
学员们普遍表示,四天培训“高密度、强实操、可移植”,既更新了理念,又拿到了“工具箱”,更找到了“同行者”。未来,他们将以本次培训为新起点,推动长兴县义务段科学教育实现“从理念革新到实践落地”的跨越,为学生科学素养的全面提升、教育高质量发展注入新的活力。(范鑫凤 陶袁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