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概况与背景
(一)玻雕文化概况
台州玻璃雕刻是独具地方文化特色的手工技艺,起源于清代末年,自路桥、海门和天台等地流行发展,在全国工艺美术中独树一帜。吴子熊玻璃艺术馆是中国第一家玻璃艺术馆,致力于保护、传承、发扬玻璃雕刻技艺。吴子熊玻璃艺术馆新馆于2004年5月建成开馆,地处台州市中心、市民广场西北面,交通便利,环境优美,占地10000多平方米,展区面积达5000平方米,有十大展馆,有八件镇馆之宝,珍藏各类非遗玻雕精品约3000件。目前,吴子熊玻璃艺术馆是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宣传展示基地,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生产性保护基地,浙江省文化建设示范点,台州市、椒江区两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国家级AAA旅游景点,台州市十大旅游景点之一,台州市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和市民终身学习体验基地。
(二)创建“玻雕文化”书院背景
1.满足终身学习的需要
为构建全民终身学习体系,台州市椒江区葭沚成校依托吴子熊玻璃艺术馆,于2014年6月和艺术馆联合成立了“玻雕文化”书院。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精美绝伦的艺术精品,可以学习体验到优秀的民间“非遗”文化和玻璃雕刻技艺,是市民、游客及各个团体参观学习实践的最佳地点,满足了市民终身学习的需要。
2.传承玻璃文化的需要
吴子熊玻璃雕刻艺术是台州的一张名片,原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吴邦国曾题词:这是名副其实的“绝技”。但随着时代的发展,能雕刻出精美绝伦玻璃艺术品的匠人慢慢减少,玻雕文化面临着传承的危机。“玻雕文化”书院的创建,是更好地传承民族文化瑰宝的需要。台州玻璃雕刻不但要实现技艺的传承发展,更要实现价值的提升和创新。央视远方的家播出吴氏玻雕第二代传人吴刚的精湛技艺及工匠精神和家国情怀,浙江开放大学也在书院拍摄了玻雕艺术专题片,宣传推广“玻雕文化”。
自“玻雕文化”书院成立以来,葭沚成校以“玻雕文化”书院为载体,创新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终身学习活动,大力弘扬精益求精的“玻雕文化”工匠精神,打造“新理念·新空间·新服务”的市民终身学习基地,掀起全民“学习潮”,为推进全民终身学习、建设学习型社会和学习型大国充分发挥了成校力量。
二、主要做法
(一)打造“1+3”“玻雕文化”体验服务构架
1.建立一个市民终身学习体验基地
“玻雕文化”书院作为首批玻璃文化市民终身学习体验基地,定期为市民讲解演示,培训非遗技艺,每年举办非遗技艺传承培训近50场,受益群众近3000人。同时,书院努力探索“非遗+旅游+文创+展览+培训”等多业态融合的非遗传承发展新模式,努力打造新生代非遗传承人才孵化基地和独具影响力和创造力的非遗特色创新研发基地。
2、推进“三进”体验服务活动
推进“玻雕文化”进社区、文化礼堂活动。书院成立来,携手各社区、文化礼堂,组织2000多居民走进书院参观体验,感受玻璃文化,领会玻雕艺术的流光溢彩。同时,书院在各社区、文化礼堂开展100多场非遗技艺培训、讲座,参加人数1000多人,和社区居民一起以砂轮作笔,用玻璃作画,助力玻雕艺术丰富社区居民精神文化生活,让他们感受到了玻雕艺术的魅力,助力全民终身学习活动。
推进“玻雕文化”进校园活动。学玻雕技艺 做非遗传人。“非遗玻雕”进校园,让校园成为玻雕艺术保护与传承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场所。“玻雕文化”进校园活动有助于学生认识非遗、学习非遗,保护非遗,推进玻雕非遗发扬光大,促进了全民终身学习体系的完善和提高。同时,“玻雕文化”进校园活动能培养学生动手制作创新的能力,从小培养他们的大国工匠精神。实施近十年来,已在学院路小学、文渊小学、华师大台州学校、椒江二职、职业中专、台州职业技术学院等学校创建了“非遗”社团,培训学生2000多人次。“玻雕文化”的学习和传承,使学生了解了非遗文化,在继承优良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培养了学生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的兴趣,形成具有鲜明特色的校园文化,为广大师生创建优良人文环境与和谐的发展氛围,丰富学生对艺术品的鉴赏知识出了一份力。
推进“玻雕文化”进企业活动。为全方位、多层次地传播玻雕艺术文化,“玻雕文化”走进了葭沚街道10多个企业,让企业职工体验“玻雕文化”魅力,让非遗与科技碰撞出不一样的火花,在传播继承非遗的同时,推陈出新,打破传统壁垒,让“非遗之花”开得更加艳丽,诠释大国工匠精神。对全民终身学习活动进企业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得到了广大职工普遍欢迎。
(二)构建“五大板块”“玻雕文化”活动内容
1.开展“文化惠民”公益培训活动
为进一步落实文化惠民工程,大力推进全民艺术普及,提高全民文化艺术水平,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效能,满足人民对美好精神文化的需求,为文化事业发展奠定良好基础,书院举办了30多场包括亲子活动在内的玻雕文化公益培训活动,参加人数900多人,受到了广大群众的喜爱和欢迎。
2.开办“多彩暑期”“‘玻文化’快乐学堂”
为丰富中小学生暑假生活,激发和培养广大少年儿童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兴趣,开办“多彩暑期”、“‘玻文化’快乐学堂”等多项中小学夏令营、研学活动。2019年,玻璃艺术馆获批台州市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配备用于实训玻雕的机器设备60套,一次可供60人学习体验玻璃雕,同时配备玻璃馆的玻雕传承人和椒江区葭沚成校的教师团队及辅导员8名,每年举办的玻雕体验培训及研学活动就有20多场,受益人数达2000多人次。同时,书院馆精心设计了“玻璃雕刻研学路线”,路线注重模块深度融合转化打造集非遗科普、创意创新、生产制造、文化传承、艺术展览、旅游消费、人才培养、创业孵化等于一体的特色旅游路线,并制定特色体验活动,打造出研习游、亲子游等特色旅游项目。
3.开展“文化暖心”关爱弱势群体活动
以“文化暖心”为主题,旨在关爱老人及残障儿童等弱势群体,是玻璃艺术馆在“公益性、均等性、常态化”要求的基础上自主创立的公益性品牌服务项目,是艺术馆精心打造的群众文化活动的又一张名片,已在椒江区福利院、葭沚街道居家养老中心开展10场文化暖心活动,旨在用艺术去关爱弱势群体、残障儿童,使他们体会到更多生活的乐趣。
4.举行“点亮生活”“玻雕文化”作品大展赛活动
“玻雕文化”书院每年都在椒江非遗日、台州市“乡村名校”乡土文化传承与发展现场推进会、劳动节等不同场合举行作品比赛、展示等活动,交流经验、点亮生活。2021年4月16日,“玻雕文化”书院师生创作的建党100周年作品“56个民族56朵花”完成后台州日报,今日椒江等当地媒体及自媒体争相报道。书院成立以来,成果显著,玻雕学员的作品在各类展览和比赛累计获得金奖10项,银奖11项,铜奖3项,优秀奖4项。
5.参加“人人学习”全民终身学习周活动
从2019年开始,“玻雕文化”书院每年都受邀参加了台州市、椒江区及葭沚街道全民终身学习周活动,非遗传承人携精美的玻雕作品亮相。活动现场,非遗传承人展示了精湛的玻雕技艺,吸引了不少观众驻足观赏,为全民终身学习周活动注入了浓厚的文化底蕴。同时,不定期在非遗馆、市民广场、台州市文化产业园、葭沚老街等公共场所展示、宣传非遗文化,此外,还走出台州,走出浙江交流、传播“玻雕文化”,极大地推广了“玻雕文化”,真正营造人人、时时、处处可学的全民终身学习氛围。
(三)研发“四化”“玻雕文化”体验课程体系
书院以非遗传承人为桥梁,注重研发玻璃文化活动课程体系,积极同中小学、技校、院校结对创建非遗工作室或非遗社团,编写玻璃雕刻工艺教材,重点讲解玻璃雕刻工艺流程,对玻璃雕刻工艺及创作进行模块化教学,让非遗进入更大更广阔的知识系统。
1.课程内容丰富化
课程内容涵盖如下六个主要方面:
一是台州玻璃雕源流,科普台州玻璃雕刻的发展历史,特色,现状,传承,雕刻手法及作品特征,介绍玻璃雕刻的制作过程。通过理论介绍,视频演示,实物展示等综合介绍整个玻雕技艺的全过程。
二是“笔”的介绍与运用,砂轮笔是玻璃雕刻最主要的工具,通过讲、观、用对各种大小砂轮的用途及特性进行详细的介绍及讲解,为拿稳“笔”用好“笔”做好铺垫。
三是平板玻璃基础雕刻练习,平面玻璃上练习简单图案线条,大的直线法,弧线法,寻找平衡点,着力点,练习线条做到“稳”“匀”“准”。
四是雕刻素材之花鸟 ,运用线条组合搭配各种传统花鸟生肖的雕刻步骤,粗细线条的搭配运用,力度大小的掌控,主次结构布局,层次疏密的分布,宗合讲解技巧,视频演示,实践操作,练习创作不同风格的平板玻璃作品。
五是玻璃器皿的雕刻,日常生活中常见玻璃用品非常多,以茶杯,酒杯,鱼缸等玻璃器皿为载体,结合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鼓励学生创新创作,让“非遗”走进生活当中,让学生学有所感,学有所用。
六是作品展示,主要内容通过所学的玻璃雕刻技艺自由创作,通过自评,互评,师评方式选出各类优秀作品进行评点展示,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通过开展作品的展示活动,给学生创造一个互相交流学习的平台,增强学生的沟通交流能力。
2.课程实施科普化
本课程以学生为主体,以理论学习和实践探索相结合的方式,课堂讨论台州玻璃的发展变化,以及台州玻璃雕刻的文化特色 , 以及传承情况,传承现状。讲解玻雕的制作流程,工具的运用技巧,线条组合方法,雕刻概念及成像原理。以理论知识点为基础,结合PPT视屏图片,现场演示,实践操作.课堂讨论研究相结合,从多个方面各个角度去分析解剖玻璃雕刻.通过鉴赏及讨论构图特色,引导学生开阔思路,创新新作品.
一是认识玻雕。通过PPT及作品展示,让学生们认识了解台州玻璃雕刻的历史背景,传承现状,制作工艺,制作工具的深入了解,分析解剖玻璃雕刻的特征,及形成原理。
二是实践练习。通过老师讲解的方法步骤实践练习。由简单的直线条,到弧线条,由长线到短线,由单线到双线,由实线到虚线,由简单到复杂的练习。能够把“笔”运用到随心自如,笔随人走。画出的线条轻盈柔美,钢劲有力。
三是设计创作。通过让学生开动脑筋自己设计创作有主题,有创意,有结构,有特色的玻璃艺术品,让学生们成为学校的小小玻雕家。
3.课程评价体验化
本课程注重于学习过程,通过平时练习课程的成绩和期末设计创作的成果给于综合的评价。
一是平时成绩。通过对学生平时每次课程的练习掌握程度作品成果以A、B、C记录,取一个综合成绩。
二是创作成绩。学期结束前组织一次创新创作比赛,以互评,共评的方式给于一个综合成绩。
三是评选小小雕刻家。根据平时成绩优异和创新创作成果优异的同学可以参加竞选玻璃雕刻“小小雕刻家”,由全体学员共同评选出三名。
4.课程数字化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推进教育数字化,建设全民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大国”。教育数字化正在重塑新时代教育,课程数字化赋能全民终身学习必将是个新趋势。“玻雕文化”也正逐步在运用一些数字化手段,助力“玻雕文化”的传承和发展。累计完成初识玻雕、走进玻雕、玻雕技法三门系列微课,共55个教学视频,整合文化传播视频5部,为非遗文化的线上学习提供了便利,将努力实现利用数字化赋能教学场景重构。未来,我们可以让学员坐在教室里就可以与工程师共同设计产品,与艺术家合作完成艺术创作等。
三、具体措施与保障
(一)建立组织机构
1.建立“玻璃文化”书院活动领导和指导小组
“玻璃文化”书院活动领导成员:吴刚,吴岳;“玻璃文化”书院活动指导小组成员:孙亮、叶莹、包先强。
2.创建“玻璃文化”书院非遗工作室和非遗社团
一是在玻璃艺术馆内创建“玻璃文化”书院,培养能设计、雕刻、撰文的较全面的传承人,积极开展培训工作,积极参与社会各种业内技术交流和展示活动,并力求变革、不断推出新作品,不断追求艺术品造型上创新,让新作品能跟上新时代,走入千家万户,体现人人、处处可学的全民终身学习的理念。其次,书院每年均要“请进来,走出去”,举办一、二场大型玻雕作品展,并注重传统的媒体传播,也注重在新媒体网络平台拍摄传播,推广、宣传“玻璃文化”,让“玻雕文化”传得更广。
二是“玻璃文化”书院在学院路小学、文渊小学、华师大台州学校、椒江二职、职业中专、台州职业技术学院等学校创建了非遗社团,每周一到二次社团活动,体验高超的民间艺术文化,提高学生对艺术品的鉴赏能力,培养学生热爱家乡文化的情感。
(二)建立保障机制
1.经费保障
设立“玻璃文化”书院建设专项经费并列入艺术馆预算。每年初,艺术馆安排一定数量的“玻璃文化”书院建设经费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及师资建设等,并建立了比较健全的专项经费管理与监督工作制度,明确规定专款专用。
2.物质保障
成立玻璃文化市民终身学习体验基地,配备用于实训玻雕的机器设备60配套;工作室设立大师配套实训教室, 管内工作室专用场地近300㎡,可接纳六十位学员同时进行学习培训及生产操作;艺术馆每年均全额提供“玻璃文化”书院工作人员工资、水电费用、设备添置及改造、原材料等各种费用。
四、成效与影响
(一)品牌成效
多年来,吴子熊玻璃艺术馆内收藏了大量的玻璃文化艺术精品,具有极高的文化内涵。这里有两大“大世界吉尼斯之最”——玻璃雕刻各国元首肖像数量之最、最大的玻璃报纸《天津日报》;有以凸浮雕的技艺雕刻在二块巨大的玻璃上的、吴邦国委员长赠送吴子熊的《黄鹤楼》唐诗一首;有国内最大的的《水晶象棋》,每颗重约5公斤;有获上海大世界吉尼斯记录、世界唯一的玻璃报纸《开国大典》;有玻璃彩色浮雕《勇立潮头》;有典雅飘逸、吴带头风、仪态大方、气宇非凡的《87神仙卷》;有《长征》大型玻璃雕刻书法;有《中国奥运冠军》大型玻璃雕刻艺术品等,是台州一张闪亮的城市名片。吴刚大师被浙江省总工会授予“浙江工匠”荣誉称号,被台州市椒江区总工会聘为椒江工匠学院特聘讲师;书院主要成员孙亮老师被台州椒江区总工会授予“椒江工匠”荣誉称号。书院学员在省级刊物发表论文16篇,27件作品获省级 及全国金奖和银奖,有力地提高了品牌的知名度。
(二)品牌社会影响
“玻雕文化”书院积极参与全民终身学习体系的构建,由葭沚成校牵头,以“玻雕文化”书院为载体,采取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社会服务相结合的方式,服务全民终身学习,到各个社区、文化礼堂、企业等进行非遗展示,让群众参与非遗体验,让非物质文化为城市、为市民的生活添加色彩,传承中华民族传统技艺和丰富居民精神生活、提升居民文化自信的双重价值,培养大国工匠精神,也为建设祖国的美好未来贡献力量,2023年“玻雕文化”书院获评台州市全民终身学习品牌项目。书院自成立以来,社会影响力不断扩大,各类各级媒体多次报道“玻雕文化”书院在全民终身学习中做的有益的尝试,2023年4月21 日中央电视总台在葭沚老街举办“推动共同富裕浙江研讨会暨媒体行动”直播报道,“玻雕文化”书院负责人孙亮以非“遗润童心,文化共传承”为主题,在报道中宣传介绍“玻雕文化”。习近平总书记任浙江省委书记时视察艺术馆时多次谈到,“这个艺术馆办得很好,很有自己的特色,希望你们一定要把技艺传承下去,一代比一代更好”。国务院总理李强同志,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赵乐际同志,中央政治局常委蔡奇同志,中央政治常委陈希同志,中央政治局委员陈敏尔同志,中央政治局委员黄坤明同志,原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张德江同志,原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同志先后视察艺术馆,他们有的留词、题字和讲话及合影。鞭策鼓励吴氏的玻璃雕刻技艺,他们的鼓励给了我们力量和信心,也是给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注入了自信与活力。玻璃雕刻艺术品曾作为“ 国礼 ”赠送墨西哥总统卡尔德龙、法国前总统希拉克、美国前总统老布什、克林顿、加拿大总理、联合国前秘书长安南、潘基文等,并得到他们的回信及高度评价,“玻雕文化”走向了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