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优化温州市中职文化艺术大类、教育类及特色专业建设,推进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9月11日下午,2025下半年温州市中职文化艺术大类、教育类及特色专业教研大组工作研讨暨学业水平测试分析活动,在温州市龙湾区职业技术学校瑶溪校区顺利召开,全市中职文化艺术大类、教育类及特色专业负责人齐聚一堂,共谋育人升级之路。
首先,温州市龙湾区区职业技术学校瑶溪校区负责人刘华西副校长代表学校向参会老师表示热烈的欢迎,他介绍了学校近几年的变化,新校区的整体规划和专业布局,以及工美、学前专业的打造计划,满怀期待地表示,希望能与各位老师在新校区再次相会,共话发展。
温州市中职文化艺术大类、教育类及特色专业教研员吕媚媚老师介绍了此次活动的目的,她希望借此机会与大家围绕新标准,共同探讨专业未来方向,进一步提升温州市艺术大类、教育类及特色专业类的教学质量。她在《新标准驱动下人才培养方案重构策略》讲座中强调,重构需紧扣三大核心:课程体系对标行业需求;强化跨学科融合,打破专业壁垒;以过程性与实践考核完善评价机制。她还分享了课程内容迭代、师资转型等具体策略,为各校优化方案提供了清晰思路。
温州市瓯海职业中专集团学校陈超超老师带来讲座分享《基于国家教学标准引领下的中职技能大赛的发展与思考》,旨在为中职院校明确技能大赛与教学标准的融合路径,助力技能人才培养质量提升。讲座围绕两大核心展开:一是解析国家教学标准对中职技能大赛的引领作用,强调赛事内容需紧扣标准中的技能要求与培养目标,实现“以赛促教”;二是通过赛事要求解读,解决了教师关于赛事组织、备赛指导的实际问题,为中职院校提升教学质量、培养符合行业需求的技能人才提供了实践思路。
温州市龙湾区职业技术学校工美专业教师、教务科研处副主任严药茫老师给我们带来了经验交流:《校本研修:赋能教师专业发展的新引擎 》,校本研修是校级层面培养、发展教师专业能力的重要抓手,由于中职学科的复杂性,需要凝练具有专业特色的研修方式。严老师将课堂变为“试验田”,探寻基于校本研修主题的个人研修之路,转换教学视角,从教师主体到学生为本;转换教学内容,从书本教学到真实项目;转换教学意识,从“有用”知识到“悦己”体验,迁移正向经验,服务教研组建设。
温州市华侨职业中专学校的张引老师以“素养导向、融合共生”为核心,共同探讨工美学测水平的经验分享。从评价标准、成绩分析、典型问题及教学经验四个维度,以详实案例指出实操考核要点,需注重创意、手绘与版面整体性,通过对比高低分作品,强调学习态度与画面完成度,归纳了当前存在的主题不突出、排版不规范等典型问题,并分享团队协作等教学经验,为工美教学提供实用参考,助力搭建全市互学共进平台。
在活动的最后,教研员吕媚媚老师布置本学期的工作内容与后续规划,与会各方达成了“以考纲引领教学改革,以产教融合驱动课程迭代”的共识,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深化教研组建设,强调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水平,促进中职文化艺术大类、教育类及特色专业更好、更快可持续发展。
本次教研活动从专题讲座、主题分享引发老师们思考,进一步加强了市各中职学校的专业交流与合作,开阔了教师的教学视野,也把准方向,同时也为学校工美、幼保专业更好地发展提供了宝贵经验。(严丹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