咬定“立德”不放松 厚植“树人”提质量
时间:2020-02-27 来源:中国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网

——全国职业院校学生管理50强案例报告之武汉市供销商业学校

武汉市供销商业学校直属于武汉市教育局管理,具有五十五年办学历史,是以培养现代物流和商贸行业高技能人才为主的国家级重点中职学校。学校办学理念是“一切为了学生,一切为了让学生及家长满意”,校训是“重德崇商”,德育工作提炼是“亲情管理,成功教育”,新近打造德语品牌是“雅商行动计划”。2010年学校荣获全国中职德育工作先进集体(武汉市唯一)。

一、五育并举建体系

(一)管理规划方面。学校学生管理工作咬定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教育引导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坚持“五育并举”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建立全员管理,全面管理,全程管理的“三全”学生管理工作体系;依托雅商行动计划,提升职业素养;构建校企一体化育人模式,实现班级准企业化管理。

(二)管理组织方面。学校坚持以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全员参与原则建立德育领导小组,全面负责学校德育工作队伍的建设。德育教育网络化,学校德育工作形成四位一体的网络模式。

(三)管理实施方面。学校打破传统体制下的学生事务管理方式,采用管理信息化、服务信息化、交流信息化、活动信息化的“四化”新方式,利用互联网+的伴随式采集、无感知采集,学生行为分析建模,前置预警,实现时时管理、人人管理、事事管理,真正构建了智慧化校园的生态圈,大大提高了学生管理的效率和质量。

(四)管理保障方面。党政领导重视,组织机构健全,规范了学生管理工作;制度完善,流程再造,优化了学生管理工作;学生管理团队立体式打造,激活了学生管理工作;数据智能化管理,提升了学生管理工作;财政经费保障,助推了学生管理工作。

二、德雅双馨创特色

(一)“三全”学生管理体系促深展

学校在学生管理队伍上,从以班主任团队为主转变为依靠全员共同参与的全员教育,实现了学生、领域、时间的全覆盖,构筑起全员管理、人人德育,全面管理、事事德育,全程管理、时时德育的“三全”学生管理体系。

1.加强领导,全员育人

学校成立德育工作领导小组,从书记校长到班主任到学生,形成垂直关联,人人都是德育链条中的一环。

学校积极选派综合素质高的优秀专任教师担任班主任。在选派工作中,推行“班主任申请制”和“党委确认制”,以校党委红头文件方式向全校发布,形成“当班主任光荣”“当好班主任更光荣”的氛围。每年举办班主任基本功大赛,使每位班主任都能做到“三个一”,即学生情况一口清,班级情况一本账,师生关系一片情。

校团委注重学生干部的挖掘培养,形成学生管理自治组织,如学生会主席团、纪检队、寝室管理队等,在校园中按时段分地域轮流值日,让学生干部成为学生精英群体,渗透到学生中各个角落,全面实现学生自主管理。

学校还引入了专业的教官团队和保安团队参与学生管理,实现行为管理军事化,寝室管理酒店化,对学生活动区域全覆盖多角度进行管理,确保学生管理的立体掌控。

除此之外,学校依托“三进三服务”主题教育活动,以党建带团建,打好脱贫攻坚战。学校全体党员作为全员德育的生力军,与困难学生、重点班级一对一对接,通过百名党员进千家、对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帮扶等活动,同时借助家长委员会作用,积极开展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学生成长。

2.把握特点,全过程育人

一年级侧重养成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目的,养成良好的文明行为习惯,开展思政教育、国防教育、责任教育、生涯规划教育,引导学生逐步树立正确“三观”。

二年级侧重职业价值观教育。开展校企一体化定制班活动,注重职场德育训练,以职业行为养成为目的,提高学生遵守职业基本规范的自觉性,培养良好的职业意识和劳动态度。

三年级侧重企业价值观教育。通过顶岗实习,全面提高学生道德素养,和企业联手对学生进行职业理想、人生目标、社会理想的教育,由思想引导发展转化为学生适应社会适应企业的自觉行为。

3.全程覆盖,全方位育人

学校以《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公约》为基础,制定了《学校学生行为一日常规》,在行为养成上细化到“从眼睛一睁到晚上熄灯”的43个规范动作,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使学生出言有训,行之有范,眼中有活,心中有人。

(二)“雅商”德育项目创品牌

学校秉承“重德崇商”校训,坚持以德立校、以雅树人,从工匠技能培养,到职业素养能力打造,依托雅商行动计划,走出一条创新之路。

学校将“秀外”的儒雅形态、文雅举止、高雅情趣和“慧中”的职业素养,如诚信、审美、敬业、工匠精神等作为学生培养的目标,每天开设“雅商课堂”,月月有主题,时时有展示。在原有的校本课程的基础上,开发了国学、社会与生活、科学与人生等课程,把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与课程教学相结合,同时还特别注重科技教育和艺体特色的打造,开展了雅商课堂训练、经典诵读、技能展示、文明风采竞赛等一系列校园文化活动,帮助中职学生宽厚他的人文道德底蕴,搭建起丰富的学生社团活动平台。

一是学雅规。知晓家中待客、仪容仪表、与人交往、校内公共场所、职场礼仪等十几种常用礼仪规范。

二是练雅行。各班成立“雅行监督岗”,设立督查员,对每天掌握的情况及时反馈,推动雅行训练,树立正气。国旗下讲话由雅行表现突出的学生主讲,重点是宣传雅行礼仪常识,提出本周雅行重点,并亲身示范。

三是颂雅德。学校定期开展“雅商之星”评选活动,如“爱心之星”“环保之星”“技能之星”等。大力宣传这些新星的先进事迹,并组织这些“明星”在主题班会中进行演讲,营造扬雅风、颂雅德的良好氛围。

(三)校本德育量化机制强内涵

学校采取“成长记录+德育银行+职业测评”的多维德育评价模式,构建了具有新时代特色的校本德育评价体系,把德育过程写实化,把德育内容数据化,把德育成果职业化,将学生在理论学习、技能操作、实践活动、行为规范和创新精神等方面的表现全纳入统一的德育工作。

一是要求在校做个好学生。对学生在校的评价重点关注道德品质、公民素养、学习能力、身心健康、创新精神等基本素质。

二是要求在家做个好孩子。学校引导家长客观公正评价自己的孩子,使学校雅商文化有机渗透到家庭教育中。

三是要求在企业做个好员工。用企业化管理和运作方式来规范校园文化活动。学生社团都采取企业化管理,所有的校园活动的承办都采取招投标制,学生评先评优都采取公开“竞聘”。学校以校企一体化定制班为突破口,实施班级企业化管理,实现校企双向延伸,使学生达到“做事”与“做人”的统一。

四是要求在社会做个好公民。学校引导、帮助学生规范自己的言行,全方位检查自己的行为,消除在校、在家、在社会表现不一致的“多重人格”倾向,培养学生公民道德意识。

(四)最美中职生典型立标杆

我校曾磊同学,勇救两名落水少年,被团省委和团中央分别授予“湖北省最美中职生标兵”(全省唯一)“全国最美中职生” ,被武汉市授予“见义勇为先进分子”,这是我校雅商行动计划践行成功的最有力注解。学校以“曾磊事迹报告会”“曾磊学习小组”等载体,通过身边优秀典型塑造的引领,有效地激励了学校广大学子勤奋学习,顽强拼搏,形成了学习先进、崇尚先进、争当先进的良好风气。

三、抓铁有痕显实效

(一)以服务教育教学质量为核心,推进半军事化半酒店化管理模式。

按照半军事半酒店化管理流程,我校层级管理,责任到人,落实到位,无重大安全责任事故发生,获评湖北省平安校园。教室、寝室卫生达标率、财产保持率达到95%以上,锻炼了学生独立生活能力和令行禁止的作风。

(二)以打造“雅商”德育品牌为载体,搭建学生展示自我的平台

学校将职业素养技能培养注入德育活动中,从环境、师生、课程、活动和管理这五个方面,打造“境雅、教雅、知雅、行雅、练雅”的具有我校特色的文化品牌,达到“以德立校、以雅树人”的目的。武汉晨报以《雅商行动谱写工匠新篇》为题专版推荐学校“雅商文化”育人成效。

(三)以弘扬“工匠精神”为纽带,完善“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

学校展开了集基地建设、就业升学、教育教学、培训服务四方联动的“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通过多年的大胆创新,开拓进取的工作,经第三方调查公司-麦肯锡公司出具的学校年度质量报告显示近三年就业升学率达98%,毕业生满意率达97%,企业满意率100%。做到了“为企业和学生持续发展提供持续服务,实现校企一体化有续发展”。

(四)以双创教育为突破口,强质量、赢口碑、聚人气

学校围绕突出双创教育作为教学改革与建设的方向,充分发挥现有实训设备的效能和师资优势,积极组织师生参加各类技能竞赛和创新创业大赛,让竞赛成为专业教学改革与学生技能培养的有效载体和实践平台。近3年来,学校在各类技能竞赛中累计获奖96项,其中国家级27项,省级一等奖48项,获得2017年第十一届湖北大学生校园营销大赛两个一等奖,登上长江商报头条。学校创建的“雅商”德育品牌项目,涌现了首届全国班主任大赛二等奖殷婷老师、“全国最美中职生”曾磊同学为代表的一大批德技双馨的优秀师生。学校连续8年获评武汉市文明单位,全市教育系统绩效管理先进单位、党建先进单位、综合治理先进单位,2010年获评全国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先进集体,2014年获评武汉市群众满意学校,2016年获评全市职工职业道德标兵单位,2018年获市教育系统综合考评“立功单位”。

下一步,我校将继续按照十九大精神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认真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习总书记在全国思政课教师座谈会上讲话精神,下大力气教育引导学生树立远大理想。以爱国主义教育为核心,重点培养学生担当精神,责任精神和奋斗精神;以技能大赛、技能高考为载体,强化学生技能训练和科学文化知识学习;以自觉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切入点,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锤炼学生品德修为,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时代新人咬定“立德”不放松,厚植“树人”提质量,努力办好人民满意中职教育。